双宁:书写金融家精神

时间:2016-04-03 10:31  来源:中国文化联盟网   点击:


 
  仅用一种称谓来描述唐双宁,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历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光大银行董事长的唐双宁是一位出色的金融家,同时作为光大集团的掌舵人,他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唐双宁写的长诗《周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祭》和他的金融理论同样让人为之称道。所以,他又是一位诗人。作为一位党史研究专家,唐双宁曾经重走红军长征路,并访遍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的足迹。他酷爱哲学,常有妙论警语,因此也就有了另一个称谓:哲学家。

  从抄大字报练手到“中国狂草第一人”,从化肥厂工人到光大集团掌舵人,从“误入”财经院校到如今赫赫有名的金融家,唐双宁的人生经历 就如同他的书法作品一样铿锵有力、气势恢宏。

  2007年,唐双宁入主光大集团。三年来,他用气势非凡的狂草,写就了光大集团改革的“天书”。2009年和2010年的8月18日,唐双宁分别见证了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的成功上市。相比较他的艺术造诣,唐双宁在文学和书法之外,用自己的睿智和气魄书写出了属于今日中国金融家的精神和风度。

  两次上市

  2010年8月18日,光大银行作为A股第16家上市银行正式挂牌交易。而在一年之前的同一天,唐双宁同样站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内敲响了光大证券上市的锣声。一年之内,唐双宁两次敲锣,“光大”两次上市。

  时光回溯到三年前,2007年6月,时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的唐双宁,接到了一纸新的任命:担任光大集团董事长以及光大银行董事长———这 意味着唐双宁从银行的监管者转变为银行家。

  时光继续回溯到更远的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本来爱好文艺的唐双宁走上了一条他不曾想过的人生路。“我对金融是外行,除了金融以外的社会科学领域都可以说是内行,我高考填了服从分配,结果阴差阳错就把我分到财经院校,一错就错了三十年,错成了金融专家。”唐双宁说。

  大学毕业后的唐双宁分到了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自那以后,从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司、金银局、监管部,再到银监会,先后担任监管一部主任、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走过了一段纯粹的金融岁月,直至2007年接掌光大,开始了从行政监管者到一位金融企业家的蜕变。

  光大的改革曾被外界称之为“天书式的改革”。“光大的事情太复杂,光大就像一个联合国,我是联合国秘书长。”唐双宁说。

  这位“联合国秘书长”出手不凡。唐双宁上任几十天后,光大集团改革重组方案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汇金公司向光大银行注资人民币 200亿元,明确了成立中国首家金融控股集团的重组方式。唐双宁也开始了对光大集团犹如做外科手术一般的重整。四个月以后,中央汇金公司顺利入主,光大银行随即步入引资上市路。

  2009年8月18日,光大旗下的光大证券成为7年来我国首家通过IPO上市的券商,这是光大改革重组的阶段性成果。早在2006年,光大证券就成立了上市工作小组,而在提交IPO方案之前,光大证券曾有过借壳上市的计划,并多次“相亲”,包括宁波富达、轻纺城等,却难以修成正果,最后确定了IPO方式,并最终在新一代掌门唐双宁手上成为现实。

  相比光大证券的终成正果,光大银行的上市则被称为“闪电上市”。

  经过了两年多潜心准备和发展,唐双宁带领光大银行创造了A股IPO时间最短的记录。从7月22日披露招股说明书,到8月18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仅仅28天,光大银行完成了“闪电蜕变”。

  光大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当日,收盘价为3.66元,较发行价上涨18%。唐双宁用六个字来描述他的心情:高兴、冷静、坚定。

  光大银行的上市,无疑是唐双宁在光大金控的宣纸上写下的最飞扬动人的一笔。随着光大证券、光大银行的上市,光大金控的基础架构已经逐步清晰,其中包括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金融租赁、基金,还有光大集团正在积极争取洽谈的“金融百货公司”信托业,有名无实的光大金控正在向有名有实的光大金控转变。光大集团的金融控股平台也渐渐实至名归。经过唐双宁之手,光大集团会在现有良好形势基础之上,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业务规模,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皆备的局面。

  唐双宁曾经做出“四大战场”的描述,第一战场是金融企业,第二战场是实业企业,第三战场是成立中国光大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第四战场是在港企业。在这“四大战场”中,唐双宁已经完成了3场战役的胜利,而最后的战场又回到了光大集团出生的地方———香港。显然,光大集团在香港的企业成为了唐双宁下一战场的主要目标。

  挥毫人生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唐双宁,在动乱年代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唐双宁遇见了让他心灵宁静的朋友—书法。

  毛泽东的书法在唐双宁眼里可以用光芒万丈来形容。他从抄大字报开始练习书法。“后来,书法慢慢变成他休息的一种方式。再后来,就变成一种业余爱好。直到成为一种需要,不能离开了。”唐双宁说。

  在此后的日子里,书法成为唐双宁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与他的金融工作相得益彰。

  “在我眼里,一张纸就如同经济全局,书法中章法的横与列、字体的大与小、用墨的浓与淡,都成了贷款的不同分布,成了宏观调控的不同方式。我在工作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常常回家挥毫一通,就产生金融工作思路;在紧张工作的时候,又常常会产生书法艺术的灵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就是这样相得益彰。”唐双宁如是说。

  于是,看似与金融毫不相干的书法艺术,在唐双宁笔下游刃有余又意味深长。

  唐双宁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担任着若干书法界的荣誉职务和学术职务。唐双宁创造了一种叫“飞狂草书”的新书体,作品被书界赞为“若长枪大戟,屈铁盘丝,豪放不羁,气度恢弘,于无法中而有法”,并被誉为“中国狂草第一人”。唐双宁的作品曾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荣宝斋以及美国等地展出,并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等数十家博物馆收藏。

  在唐双宁眼中,草书讲求变化多,如同宏观调控中的软着陆,是市场经济的调控方式。虽然很忙,但是创作不歇,对于他而言,书法创作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除了书法,唐双宁对于诗词、散文创作也有着相似的热情和才情。他创作的长诗《周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祭》令观众潸然泪下。在一次金融论坛上,他朗读了自己写的一篇散文《金融如水》,文中用水来比喻金融的本质。唐双宁还曾于2006年赋诗表明他对银行改革路径的战略性思考,诗句在业内流传甚广。

  唐双宁在所著诗词选的扉页上曾写过这么一段话:“余从小志在为文,后来却阴差阳错学了金融专业,但又不忍割舍旧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忘情于书法、诗词、散文等,久而久之,竟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金融是利用利率、准备金、公开市场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书法是在尺幅之间利用激情对汉字进行宏观调控;诗词散文是在人生感悟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宏观调控……”

  唐双宁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我的脚步,是地球的听诊器……终点就是起点,地球是一个圆形。永远不要回头,一心只盯住征程……”这恰似他个性的真实写照。

  金融哲学家

  “我从事多年金融工作,有经验,有教训。如果说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哲学。”唐双宁这样说道。

  2007年8月,光大集团改革重组方案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但随后重组的艰难出乎意料。新老股东出现了权益分歧。这几乎是唐双宁在光大最艰难的时期。他为了重组之事极度失眠,不得不一夜两次服安眠药入睡。“矛盾转化原理让我挺了过来。”唐双宁又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劝说他的谈判对手:“要站得高一点看问题。站1楼看,觉得对面房子很高;站在25楼看,房子就很矮;站在飞机上看北京也不大;站在月亮上看,地球就是这么一小点。”唐双宁最终用哲学的辩证思维说服了对方。

  “离我们最远的是哲学,离我们最近的也是哲学;最没用的是哲学,最有用的也是哲学;哲学不能解决任何具体问题,哲学可以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唐双宁微微一笑,“很多人问我怎么样抓好工作,我跟他们讲就是学好哲学,学好哲学受益无穷。”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波浪式前进”、“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哲学观点被娴熟而 从容地运用于唐双宁的每一次观察和实践中。

  唐双宁有一句名言在光大广为流传,他说:“没有没用的人,只有没有用好人才的领导。”

  2007年初,唐双宁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认识经济运动规律,警惕经济拐点下的金融风险》,曾在内部印发。文中对金融危机早有预见。更有趣的是,2008年5月,他在华尔街与几位国际金融大亨对话时,大亨们认为次贷危机已经见底,唐双宁认为远未见底,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唐双宁预见的正确。

  唐双宁不仅用哲学的观点洞见危机,也依此应对危机。他提出的 “五道冲击波”、“四个基本判断”,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十个方面的不利影响”以及“十个具体建议”在业内影响深远。

  富于哲学思考的唐双宁在业界创造了很多著名的金融理论。唐双宁通过《金融如水》这篇散文,清晰地指出了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各种暗礁、隐患。他认为,金融之水如果调控不当,将会像洪水一样冲堤决口,给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若不及时采取“大禹治水”的治本之策,金融之水的 “污水效应”、“漏水效应”,必将引发可怕的“洪水效应”和“潮水效应”。

  在唐双宁的经营理念中,哲学思想无时不渗透其中。有评价称,要全面概括唐双宁,称其为“哲学家”或许更为贴切。

  “金融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能就金融论金融,应该站在全局看金融。全局是森林,金融是树木;全局是高山,金融是抔土。金融家不能不要树木、不要抔土,但也要或者说更要看到森林、看到高山。”唐双宁说。

  【简历】唐双宁,1954年10月出生,辽宁北镇人,满族,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并担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等职,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校董及若干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曾历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沈阳市分行常务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管理司司长、货币金银局局长、银行监管一司司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