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与都市主题展的启示

时间:2016-05-08 14:57  来源:中国文化联盟网   点击:

  水墨与都市主题展的启示 英国杨希雪 2000年

  二十多年来,神州面貌,大为改观。农村城市化,城市国际化。它的发展步伐,正在迅速地增长。这一客观环境的改变,往往把人们的某些观念和意识,远远抛在时代的后面。或者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落后于存在” 吧 !

  在中国,我们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所积累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也包括书画艺朮在内。而绘画艺朮在历史上的变化,似乎又与那悠长的历史不成比例,从艺朮题材以至图像风格,往往因循固步,变化不大,成为时下有识之士探讨的焦点。那实难怪,长期停滞不前的生产模式,生产关係,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在在都反映在文化艺朮领域上。很明显,社会的物质基础,对艺朮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小桥流水、清溪钓影,竹篱茅舍、樵夫牧童、书生仕女、花鸟虫鱼、菜根果蔬都是十分常见的题材,它一直成为上流社会乐于接受的情趣。而出家人习惯清澹脱俗的价值品味,更为人们所推崇。

  大时代的变动,一日千里,旧的思维模式与观念,往往不能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无疑!“水墨与都市”为主题的水墨艺朮展,是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为水墨艺朮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八十年代,不是有人感到中国水墨艺朮己经到了”穷途末路”了吗?为了寻找新的出路,除了标榜“新文人画”派者,由取材到表现形式都在彻底的复古之外,不是一窝蜂地跟着外国潮流转吗?如解构艺朮、抽象艺朮、波普艺朮等。甚麽样的题材与甚麽样的图象,都打着现代艺朮的旗号,粉墨登场,以争一日之长短。其共同特徵是标奇立异、贫乏、单调、歪斜而无内涵,以致远远脱离了生活实践,去寻求那些自己都无法解答的“真理”。也脱离了本身的传统文化联系。成为无根的文化一族,更成为不具个性的稼接产物。西方艺潮大都离不开“你歪,我比你更歪”的模式。我们的一部份年青朋友,以打着跟西方艺朮接轨的旗号,以为西方能接受的东西就是水墨艺朮的出路。他们机乎忘记了水墨画这个画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这一事实。背离了这个历史事实去迎合西方人的价值取向,难免困难重重。偶尔在某一展览场合,某人的某件作品获得了大奖,这也祗能说仅是他们西方人的口味取向,或多或少还包含着误导成份,以达致操控中国艺朮潮流的企图。它绝不可以被视作中国水墨艺朮的最高代表作。毕竟他们对中国人的艺朮求诉,知的不多,他们又有甚麽理由去尝试主导中国艺朮发展呢。英国就有几位这麽热衷于对中国艺朮指指点点的教授呢。有见及此,不由得深为感慨。我在九二年回国访问时,都向能够接触到的艺朮同行,强调中国艺朮发展的槓杆应操纵在中国艺术家自己的手上,才有真正的意义。(见深圳特区报1992年4月2O日第五版 ) -关卢。

  。在此衷心盼望展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