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实践中看杨希雪艺术理论的重大贡献

时间:2016-07-14 15:43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点击:



图:杨希雪(右)与王晓波于2009年11月3日《香港.深圳.广州.肇庆.东莞5地杨希雪「文化回归」诗书画艺术联展》在肇庆市肇庆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合影

 
    杨希雪的视觉艺术作品以“独创、新颖、当代、多元”着称于国际艺术界。他的“多元性”体现在视觉艺术的这样具象、抽象、变象,并在油画、水彩、水墨、综合媒材的多种语境里自由发挥,交叉实践,互为吸收,兼收并蓄,从而实现了他的一次又一次跨越和禅变。
我今天所说的正是他视觉艺术理论的个人创作实践,我们可以从杨希雪的艺术创作实践中看到他在四个创新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创建艺术新观念:
    杨希雪绘画探索来自于他的艺术理论创新和辛勤的创作实践,绘画观念本身,这是杨希雪理论探索中最为艰难的一个部分,也是最为主要的探索。杨希雪开创性的提出“埀直透视”,“全方观景”,“微观山水”,“抽象具象统一”,“微观宏观统一”观念等等,在中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有许多命题是富有启发性的、富有哲理性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就是他艺术理论的永久实践。
    杨希雪先生是出生于广东省信宜县的英籍华人,他集油画、水彩画、中国传统水墨画、现代水墨画(即他独创纸团印染法),创新艺术品种,创新艺术理论于一身的世界当代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
同时,亦是中国传统诗、书、画名人。写诗、吟对、书法、绘画己成为他人生的最大乐事。
    历任英国诗书画学会会长、法国巴黎文学社名誉社长、香港艺术协会名誉会长、英国汉柏城华人会名誉会长、英国中文教育基金会名誉顾问、中外名流交流总会会长,.现仼中国文化书画艺术联盟名誉主席,东方美术家网艺术顾问,英国中华和平统一促进会頋问、广东肇庆学院客座教授,国内外多所艺术院校的名誉教授及艺术顾问。
曾任英国东方美术家协会会长、中日韩新书画家联谊会名誉会长、当代中外艺术家联谊会副会长、肇庆西江大学名誉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建泉州华侨大学容座教授、梅州市嘉应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杨希雪先生独创的“全方位观景”视觉艺术作品,来源于他的“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成就了他的功名:荣获国际金奖、世界水彩画长卷“吉尼斯世界纪录”、英国女皇“MBE大英帝国勋章”、“中华情世界纪录”书法长卷特别奖等殊荣。
    杨希雪出版了英文版《抽象艺术变革》(英国1998),中文版《中国山水艺术论文集》(中国1992)。其己公开出版的主要论文是:《杨希雪的中国山水画观念及其发展动向》、《对传统的笔墨功夫观念和艺术语言的我见》、《论现代意识的社会基础及如何在绘画艺术中的表现》、《论理性艺术与大众心理状态对发展现代艺术的的影响》、《再论抽象与具象统一》、《写真变形抽象的探索》、《对诗、书、画的结合与书画分家的我见》、《论六法的局限性》。同时,还出版了《杨希雪诗词集》、《杨希雪山水画册》、《杨希雪诗画集》《杨希雪艺术论文集》。杨先生不仅致力于艺术创作,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理论,这不仅使他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家,还成就了他又是一位具独持的、开创性的艺术理论家。
    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进革新,寻找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点,从而探索出自己的艺术语言与形式。杨希雪先生正是这样一位艺术实践广博,理论精辟,艺术才能宽广的著名画家。他的中国画、油画、水彩画均有很高的造诣,先后有数十个英国艺术团体邀请他作画与讲座,也曾多次应邀回国展览和讲学,在公众面前和电视机前表演,他那快速得神奇的技艺使人耳目一新。杨先生的中国山水画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开创艺术新路,形成了自己“抽象与具象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统一,间接思维观念代替直观形象表现”的新艺术观。在立意上以“诗为灵魂、画为体”,充分拓展作品的内涵,在创作手法上通过“点、线、面¬色多元化的观念”及采用“纸团印染”为主的“综合技法”,突破了传统、创造了史页,集东西方艺术于一体,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嬗变,充分展示了鲜明的当代意识和个性色彩。
    二、创建“变相视觉艺术”新画种:
    杨希雪他大胆创建了有别于具象、抽象的“变相艺术”画种及理论。我认为卓越的探索这是对世界艺术卓尔不群,气度不凡的创新与贡献。
    “变象”不仅仅是与“具象”,“抽象”相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变象”、“具象”、“抽象”将形成鼎分,形成犹如“三足鼎立”之势,又三为一体的格局。杨希雪2010年2月14日首次发布于“中国雅昌艺术博客网”上的命名为“高空看大地---新抽象系列”。其间,杨希雪先生数次在电话中与我交流他对“Space太空漫步系列”的体会。2010-3-25收悉杨希雪先生从英国克里斯比寄给我的“Space太空漫步系列”光盘5张,我认真进行了反复多次欣赏。2010年4月15日18:00时,杨希雪又在“雅昌艺术博客网”发表了《宙宇自然与抽象艺术的探讨--新的审美领域》。自此,杨希雪先生正式向世界推出了“变象视觉艺术”作品。
我也从此时开始了对杨希雪先生“Space太空漫步系列”的“变象视觉艺术”的思考和研究。
    杨希雪的“变象视觉艺术”亦在他的诗中作出了生动的描述:
    “天外有天楼外楼,目穹千里解千愁!莺莺天地茶壸样,杯里风波也可忧!宏观天地存方寸,微小乾坤赏五洲,打开笼子游天地,尽是新图不易求”!
另诗又曰:“小小方寸地,乾坤尽在中;自然多变幻,艺术在追踪;宏微观宇宙,花样万千宗;具象亦抽象,两极本互通;时空皆纽带,变象不相同;视象新领域,敢说世无双”。
    我明白这是杨希雪先生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手法切入,又走出了近现代的波洛克、赵无极、吴冠中等大家的影子。在很大程度上既从西方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的说语支配中挣脱,又从东方水墨媒材中走出,别开生面的试图通过突破时空叙事,并结合当代数码科技实现对自然的再造和反思。
    “变象视觉艺术”这个全新的说法,既新奇又遭人置疑,预示着一个全新画种的诞生。从字面上理解,相对于视觉艺术的“具象”,“抽象”,而创造出“变象”。仅从字面上“望文生义”而可解也。
    2010年12月31日我在“雅昌艺术网-雅昌观点”发表《视觉文化的新生——读杨希雪变象视觉艺术》一文,此文“艺术中国”以题为《王晓波:读杨希雪变象视觉艺术》发表于2011年1月4日“艺术中国-声音”中。我说杨希雪变象视觉艺术:“更是科学精神的宏扬和体现,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推动人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在当今世界的人类生活中,我们看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局部战争,国家与国家、国家集团间的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并未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而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并时常以异常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拜金主义的横行、物欲主义的泛滥、人文关怀的淡漠、宗教信仰的冲突、精神家园的迷失等等现象带来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人们渴望世界和平,人类平等相处,社会家庭和谐,科学文化艺术进步与繁萦。他的“变象视觉艺术”也充分充份体现着辩证的唯物史观---一切事物都是在角力中、在运动中、在变化中,这是自然规律。事物的静止和不变是渐时的,也是相对的;事物在运动中和不断的变化是绝对的。我们确实无法找到永恒不变的例子。而且任何事物,都有它们的多面性。对事物各个侧面的认识与理解,也会因观点角度距离等时空钮带因素不同,令结论出现差异。杨希雪的”变象视觉艺术”,充份体现着辩论唯物的哲学内涵。延伸到当今世界的人类生活中,我们看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局部战争,国家与国家、国家集团间的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都是自然力量倾扎斗争现象,且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变象视觉艺术”的色块线条轨迹,足以解读出国际关系,时局变迁,金融消长,市埸份额,资本控制,资源占有,文化影响,以致于个人的生老病死等,不断变化的现象。实质上也是弱肉强食,优胜劣败这个自然规律的必然产物,除了自强而取得优势,并藉以生存和发展之外,别无他途”。
    杨希雪把自然规律贯穿在他的“变象视觉艺术”创作实践中,他在创作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其真正含义,那就是任何事物相对地升高了,必然鞰含着能量,位置越高,位能越大,势能也越大。而这种能量又在等待着机会向周边扩展霸占的,一直到达双方力量相对平衡为止。正如杨希雪先生曾在2013年春与我交流对话所说:“历史上那些大国对外扩张历史,现代社会的市场分额及拼购行为都是弱肉强食的现象。战争暴力是属于硬霸,市场行为是资源收购,文化影响都是软霸,往往没有硬霸也会有软霸。个人不自强,公司不自强,国家不自强,很难逃过被淘汰、被侵夺的恶运。懂得自强不息,往往能反败为胜,反弱为强”。杨希雪还戏言这个对自然规律的领悟是艺术实践的结果,是他艺术实践的”意外收获”。
    三、创建“纸团印染”新画法:
    杨希雪先生的“纸团印染”新画法,能达至“点、线、面,色多元化的效果,突破了传统、破除程序复制,创造了自我,集东西方艺术于一体,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嬗变,充分展示了鲜明的当代意识和个性色彩。
    1969年杨希雪带上中国宣纸和笔墨,远渡重洋,闯入英国艺坛,苦苦探索东方与西文传统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契合点,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在水彩画的故乡开始了他在中西方绘画探索和研究。40多年来他不倦进行着中英文化交流和研究,他潜心于艺术创新的创造和探求,他时刻不忘中国艺术的推陈出新和开拓发展。
杨希雪先生对发展中国绘画艺术的点、线、面、色的多元性,对作画工具的多样性,改变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作画方法,杨希雪创建的“纸团印染”为中国画传统创新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觉表达。他创建的纸团染印综合技珐就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多样性”手法,既充分表现了多元性的要求,又能体现出一种无程序化、少局限性、突破传统既定模式的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多内容的多元艺术格局。
    杨希雪提出发展艺术采取多观点、多角度、多层面、多媒材、多手段和跨画种的开放性心态,使创作者自已处于思维上的自由、布局上的自由、造形上的自由、赋色上的自由,从传统中国绘画程序化的框条束缚中,从西洋画的造型着色的”特定光源、特定焦点和特定视平线的规范中解放出来。
    美国波士顿亚洲艺术友谊协会主席史蒂芬.加士健在1999年3月2日对杨希雪评价中说:“它提供了一个新鲜的透视法,只有在二十世纪我们才可获得从上向下看山水的机会”。并进一步讲到:“皱纸技法对山水微小的几何图像及山水的鳞片有很好的表现效果。这些永恒的鳞片使你意会到这种画是可以分割成若干小画,而仍然不失去它的美丽。这就是我所强调的几何鳞片是非常重要的。大概自从上苍开天地以来,造就了那么多迷人的山水材料包括各种石头和其他自然而奇特的形象”。“我由收藏(西方)现代艺术而转向中国艺术的收藏。在这些日子里,当我看到大量的中国现代艺术时候,它普遍地看耒都在某种程度上仿效—炒西方艺术的冷饭。而你的作品,相比之下,是彻底的原创。这是非常不寻常和显著的成就”。
    从技法层面上,不仅只是引起了许多艺术同行极大兴趣的是他的“纸团印染”画方法,同时也是其艺术理论实践的突破:正如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所说:杨先生在技法层面上“对于研究传统表现媒介的创新运用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杨先生在艺术观念上的探索与他在实践上的创造密切结合,他的作品展览本身正是对其艺术理论的阐发、宣传和研究的实验室。这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艺风正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在名利之风侵淫艺术市场中的时势下,杨先生矢志于艺术本身的探求、创造,矢志于中英文化艺术的交流和研究,这种艺术探索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更是使人敬佩的”。
    四、创建“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
    杨希雪“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是其“垂直透视”,“全方位观念”和“微观山水”理论组成的理论体系:
    杨希雪曾作诗一首来诠释自己的观点:“高空看山不似山,高空看水曲弯弯,红绿黄蓝鳞片片,白云乌影迹斑斑”。
    他指出:实际上垂直透视之下,不论其属于宏观的大地,还是属于微观的局部自然景物的放大,都与我们的习惯、与我们的固有画论是不一致的。---只要你在品评这样的一张作品的时候,不停留在固有的理论观念及框框的水平上,就能把人的美学趣味扩展到更高更深的层次。
杨希雪的“垂直透视”理论的延伸,而发展成为他的“全方位观念”绘画理论体系,以杨希雪独创“纸团染印”的山水画,就是“微观山水”系列作品,是他“全方位观念”的再深入,使画面具有了可分割性,各个局部可以任意切割、组合、扩大或缩小,但画面仍有生命。这亦是”变象视觉艺术”的理论基础,只要是埀直透视之下的景象都是可变的。因此,他说:“从局部看来是抽象艺术,而实际上也是具象艺术;看来是宏观山水,实际上也是微观山水,从而达到了抽象山水与具象山水的内质统一”。
正如时任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龙安妮博士在1998年11月21日杨希雪先生的世界长卷《文化五千》首次展览会上除了高度评论杨希雪《文化五千》吉尼斯长卷的重要意义外,尤其在杨希雪世界纪录长卷《文化五千》首展英国格林士比市开幕式上龙安妮博士再次强调了杨希雪先生“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杨希雪这个成功的世界长卷,在理论上跟他过去发展出来的抽象山水是同样的、一脉相承的,尽管从图像的外表上看有多么大的差异。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垂直透视,全方观景,可分可割都能成为独立的画作,十分重要”。
    龙安妮博士还说:“从杨希雪的画风发展来说,这幅《文化五千》很重要。他以前专注于抽象山水创作。试图以不同的构图和质感做到全方位观景,达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效果。他把同一套理论运用在这幅长卷上,不同以前山水画的面积细小,而这幅长卷却用了二百多米篇幅来连续不断的构图,这是他创作中的重要发展。这幅长卷和以前的抽象山水作品理论体系是一致的且有着连贯的发展,这很有意思!”
    早在1988年,杨希雪先生就以他的“全方位观景视觉艺术理论体系”和“全方位观景绘画”在英国开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并走向世界艺坛。从而引起了艺术界和收藏界的重视,画作被英国女王、白金汉宫、英国工会大厦、中国驻英大使馆及世界很多城市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特别是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他的全方位观景绘画就高达12幅。
    杨希雪先生创造的“微观山水”是一种大视觉伸缩性理念,如同在宇宙飞船上看星球,亦如在飞机上看地球,按他的话说是“全方位角度和画面上的自由分割性,从而扩展了给读者提供的审美空间”。“微观山水”这一理念,他强调主要是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使用该词,并且它表明了一种对任何微细的肌理形象给予充分注意的倾向。而与这套微观山水理念紧密相连的是垂直透视法,简单来说就是俯瞰的视点和平行移动的视点。在他的微观山水画上出现的皱折、隆起和凹下等立体结构,都是自然界生成过程的一种模拟,是地壳变动的一种象征性重演。因而在创造心理上,这一艺术创作的过程便具有了“天人合一”的契合自然的体验。